我是来自19级自动化本科1班的邱联胜。回忆起自己这几年的大学生活,总是有诉说不完的情感。记得刚进大学时,对一切都充满向往,觉得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。我可以在大学里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,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。在进入大学以前,我给别人的印象是:不爱说话、表达能力欠佳。于是,我就想在大学里通过担任学生干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,我至今还记得来到大学的第一天,我早早的就把寝室打扫干净,无事可做,我心想反正没事,去老师那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,或许我能为老师做些什么。于是在路上一路问,最后找到了老师办公室,老师见到我,向我了解了一点情况以后,于就把我领到隔壁的办公室,让两位学姐教我录入学生信息,并跟我说:“你看咱们这几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把这些信息录入到电脑里,然后再一起核对,最后联系上每个班的负责人,并把信息发到班级,让班级的每个同学确认后反馈给我们,有错误再改正,直到没有错误为止。”学姐始终微笑着,但却不失严肃,就像电视里常见的职场女性,给人很踏实的感觉,所以在我心里,一种敬意油然而生。在和学姐一起工作的那几天里,我们突然就产生一种默契:工作的时候,效率是第一位。最近看了一部很火的反腐剧《人民的名义》,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,感悟更加深刻:任何时候,自己做了多少事,产生了多少价值才是最重要的。
年轻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,我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的生活,后来在班级团干部选举大会上,我获选担任科技组长。从此,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班级服务,为同学服务。大一下学期,我在好友的邀约下,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, 历时两个月的比赛准备,最后在省级决赛上,我们拿下了一等奖的好成绩,顺利进入到国赛,最终在国赛上取得了国家三等奖。 通过这次比赛,我交了很多朋友,学到了很多知识,同时对如何协同合作完成—件事有了更深刻的领悟。大学两年总是学习、完成学校任务、锻炼、吃饭、睡觉......重复的虽然还是昨天,但是新意也常有。也正是此时,我强烈的感觉到有某种向未知的力量正要把我推向社会,我顺着这股力量,在辅导员的介绍下去到一家公司了做暑假工,经过那个暑假,我体会到了打工的艰辛。
时间过得真快,很多人在大三就开始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,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就业,我在这场"马拉松"中也在一边奔跑一边观望,考研?就业?不知选择哪一个出路口去迎接我的下一个里程碑,于是我开始翻起我《大学人生》这本还未看完的书,思考着我读大学最初的目的是什么?对,我当初为了考上大学不断努力,不就是想改变现在的家庭状况,回报父母吗?是的,这个最初的信念一直在心里,没有改变过!而我现在在本科学习的知识并不是很深入,我本科所学的知识还不能达成我的这个理想,我需要更深入的学习。于是考研的这份决心就订下来了。我深知,考研的辛苦不亚于高考的准备,如果要说哪一个更难,我想说,考研更难,考研是一场战争,做决定相对容易,打持久战就难了,考研要求高度自律,良好的心态,正确的备考方法,充足的体力。于是我安排好作息表,一周休息一天,一周至少跑4次步,每次跑3km,锻炼身体,养足精神。我将自己的考研准备划分阶段,每个阶段达成后,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,比如找朋友玩耍—天,或者吃顿好吃的,利用奖励机制调整自己的学习动力。我除了不停的按照计划完成任务以外,每天还要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思考我这一天都做了什么,哪些做的好,哪些做得不好,不管做得好不好,都要想想能不能换个方法做得"更"好!总之,考研和做其他事情一样,如果想要成功,就要避免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!要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,努力总会有回报,还要为踏上下一个征程做好十足的准备。
人生如这四季,交替变换,循环往复,每一次季节的变更都是我们成长的步伐,每一圈年轮记载的都是我们过往岁月的痕迹,不管我们走了多久,也不管我们走了多远,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