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座右铭——过去不等于未来
座右铭是人们用来激励、警诫、提醒自己,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,亦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。历史上,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“座右铭”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——座右铭。对于我个人来讲,我印象较为深刻的一句话是出自于演讲家王国权的“过去不等于未来”。
记得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在高一的一个晚自习,每周的星期二晚自习学校都要对我们进行心灵上的洗礼,为我们播放励志视频,鼓励我们好好学习。从小到大,我被灌的“鸡汤”并不少,但这次王国权的励志演讲让我印象深刻,直到现在,还记忆犹新。王国权,高考励志演讲第一人,北清之慧教育励志演讲专家,中国讲师网讲师。全国著名青年励志演说家和资深高考心理咨询师、全国励志教育普及推广专家、共青团浙江省委青工部首席演讲师,中央电视台青年学苑频道专家团高考专家,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名家高考励志专家。他的演讲深入人心,在那天晚上听完他的演讲后我就记下了这一句话“过去不等于未来”。
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段话带给我的力量并没有多大,也可能是高一高二过得挺无忧无虑的,没什么追求,也就是过一天是一天,现在想起来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。直到高三那年,天天被班主任洗脑,开始意识到考一个大学的重要性了,那句“过去不等于未来”在我脑海里疯狂闪过,我突然意识到我现在努力是不是还有机会,是不是还有救。高三的再次分班让我有点难以适应新老师和同学,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新环境,去怀念老朋友,还总不畏艰辛地跨班去找他们一起吃饭,但现在想来,迟早都是要告别的,偏偏选在了最不应该的时候。环境的不适应再加上薄弱的基础让我一度感到很自卑,在新班级的第一次摸底考了倒数第四的“好成绩”,到现在也忘不了那成绩单上刺眼的名次,忘不掉那三百零几分的成绩。这时,我又想起的这句“过去不等于未来”,让我对于未来又多了一份期待和幻想,我开始摆脱高一高二的那种懒散和无所谓的状态,开始努力地学习。直至九江一模的出现,我的努力好像又被否定了,我的成绩在班上依然垫底,分数依然没有起色,好像我的一切努力都没有意义,我开始更加地不自信。但那天晚上班主任为了振发士气,为我们播放起了励志演讲,巧合的是这次演讲就是高一看过的王国权的演讲,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——我们无法改变过去,但我们可以去创造未来,过去不等于未来。于是我开始摆脱自卑,在学习上循序渐进,可能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吧,临近高考的前两个月我的成绩才开始有提升,但学习没有捷径。于是我不断安慰自己,考不上也没有关系,大不了就是再来一年嘛。抱着这样的态度我又平淡地度过了考前两个月,甚至高考的那两天我也对自己这么进行安慰,好在结果还算满意。